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依托临沧红色基地文化载体,进一步教育引导文学院全体党员干部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参观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5月28日下午,文学院党总支全体党员干部一行76人到临翔区博尚镇烈士纪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回忆峥嵘岁月英雄人物、感受精准扶贫改革成果。

在烈士陵园,学院党总支党员干部庄严肃穆地对革命烈士进行悼念,开展了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缅怀革命先烈、为革命烈士默哀、重温入党誓词、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瞻仰烈士单墓等系列活动仪式。烈士事迹陈列馆中,讲解员对馆内的图片、实物、英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真实再现了革命烈士当年的战斗情况。大家深深地被革命先烈的事迹、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的精神所感动。烈士墙上共有27位烈士,其中15位是在博尚战斗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另12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和人民事业英勇献身的博尚籍革命烈士,他们用鲜血铸就的丰碑,不朽的革命精神将被永远铭记,永远赓续。


在博尚镇党校,全体党员干部聆听“老山十五勇士”李国文的英雄故事。通过观看专题视频,聆听红色家书,党员干部们深刻感受到李国文烈士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牺牲的英勇精神。视频中的麻栗坡烈士陵园,至今86岁的钟礼兰老人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墓碑、深情地看着墓碑上的照片,口中不停地低声念叨:我的儿啊,娘来看你来了,以前你在这里当兵打仗,现在他们把你的“房子”修得漂漂亮亮,你好好在着,等着娘啊,这可能是娘最后一次来看你了……这封永远发不出去的家书诠释了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英雄史诗,李国文舍生忘死的精神与母亲的深情告白感动得着师生们热泪盈眶。

在博尚镇碗窑村脱贫攻坚改革成果现场,师生们参观了泰窑缅宁瓷文化展览园与陶瓷文化,进一步感受了碗窑制陶的历史渊源与陶瓷文化的特色魅力。
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百年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矢志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増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践行初心使命,担当有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