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上午8:20分,大巴车等候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大门口,文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全体在校生党员同志集合完毕,在文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何唯和支部书记苏正连的带领下,大家统一乘车前往圈内村了解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学习圈内村基层党建成果和党风廉政建设经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圈内乡坝固村,随后步行将近半小时,我们来到坝固村村民李正发的家中。
首先何唯同志带领支部党员与村民李正发及其家人进行座谈,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和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李正发不仅是一名预备党员,还是村党小组组长,而他86岁高龄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党员。李正发同志提到,党的各项扶贫政策都非常好,真的是替老百姓着想,特别是他们这个村在党的帮扶下,进行了危房改造,而且每户还给予21000元的补贴。在党的关怀下,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村民们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坚果、咖啡、茶叶、玉米等经济作物;另一方面靠年轻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李正发同志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村党小组的情况及大家对党的认识。
随后,支部书记苏正连带领党员同志们帮助李正发家干农活,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党员同志体会到了农民群众生活的不易和劳动的艰辛。深入了解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最后,支部书记代表党员同志们对老党员表示亲切慰问,同志们牢记老党员“听党话,跟党走,努力为人民服务”的嘱托,并在总支负责人和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有序离开。
下午2:30分,我们来到了圈内乡圈内村与文学院学生一支部、二支部、三支部会合,并在圈内村的党员活动室集中开展了学习交流的座谈会。座谈会由文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何唯同志主持。
此次座谈会,主要是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向圈内村基层党支部学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
首先,圈内村的周书记介绍了圈内村的基本情况和圈内村党支部建设情况。圈内村共有905户,3100多人,村里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烤烟、油菜、茶叶和核桃,还有一部分收入来源于第三产业中的劳务输出。全村共3个党支部,72名党员,其中,有三分之二是老党员。周书记提到,虽然党支部每年都纳新,增加新鲜血液,但是老党员革命意识强,有组织原则,要充分发挥老党员的思想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主要通过政策宣传、农事活动等方式以党员带动农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从事产业上的发展。通过助学贷款、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因学、因病致贫的农户。另外,村内的基础设施在党的脱贫攻坚工作下已经有了相应的改善。
其次,周书记对如何带班子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他说一是要把握好党的政策方向,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团结广大党员同志,统一思想。二是要尊重民意,坚持原则。三是要宣传国家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感党恩。随后,驻村干部杨副主任和实干队队员向我们介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些具体情况和相关经验。
最后,文学院学生工作科科长周茂春同志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资助政策和具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何唯同志对此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在大家的交流与讨论中,座谈会圆满结束。